其次,词总要表意达情。仅仅接受、记忆还不能达到熟练掌握词汇的水平。只有把词放在听、说、读、写不同的具体活动中,词的不同形态、不同意义、与其他词汇的相似与不同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得到人脑的积极加工,形成网络式表征。这样,词汇不仅可以储存到长时记忆系统中,而且还能凭借多种线索从记忆系统中提取出来,成为“活的词汇”。
第三,学习英语词汇要善用英语的语言规律。英语词汇量很大,但词根、词缀等规律可以帮助把相关的词串联起来,并可以迁移使用到其他词簇中。比如,“er”或“or”往往和“人”有关系,“ly”往往提示这是状态描述,“un”可能意味着否定等。
阅读很重要,
怎么读得又快又好?
阅读是复杂的认知活动。第一步是形成书面文字符号与有声语言的对应与快速转换能力,也就是解码能力。英语是拼音文字,具有形-音对应规则。当学习者掌握字母-语音对应关系后,在英语阅读时就可以运用包含字母名称和发音线索的方法来识记英语单词进行阅读,而不再仅仅依靠视觉线索死记硬背单词中字母的序列。不仅如此,学习者发现英语文字与语音对应的规律后,把书面符号和口语对应起来,这样才能把人脑加工的空间释放出来,分配给理解、对比、概括等认知活动。
对于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而言,由于我们的母语(汉语)中缺少在字母-音位水平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学习英语,尤其需要有意识地关注和应用英语拼音的规则。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单词解码上存在难点。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相比,哪怕在英语学习起始年龄、持续时间和达到的阅读正确率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英语单词解码的速度也明显较慢。进一步观察学习者的脑电活动,研究发现,我国英语学习者不能像英语母语者和韩语母语者那样在很短时间(200ms)内实现对英语字母-语音的自动化整合。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英语单词解码能力的问题不能克服。只要接受语音加工技能的训练、字母-声音知识的训练,我国儿童和成年英语学习者都可以克服英语解码的困难,提高脑的加工效率。
在此基础上,有效的阅读离不开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研究显示,缺乏背景知识,这是阅读理解问题的主要来源。如果不知道多数背景知识,那么就算单词解码没有问题,阅读理解测试表现也很差。研究发现,在连续阅读6篇相关主题的文章后,阅读理解正确率和速度就显著提升了。可见,提高阅读能力,如同词汇的学习一样,“功夫在诗外”。只有超越单词、课本的学习,用母语和外语获取丰富的知识,这样,英语阅读才能在高水平单词解码和高水平背景知识两翼托举下,不断提高水平,实现从learn to read 到read to learn的过程,成为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增长能力的不竭来源。
英语学习有没有捷径?
营造语言环境,持续活学活用
有效的英语学习“打开方式”应该是借助各种手段营造情感积极、丰富且有意义的语言互动环境,帮助学习者积累语音、语法、词汇的大量经验,在大量有意义输入的基础上自我学习。因此,外语学习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以枯燥的单词、句子记忆为主要目的,不应纠结于学习者立刻“表现”所学,不必总纠正发音、语调、用词或句式。
外语学习的关键经验在于大量丰富、有意义的互动性语言输入和输出。美国科学家设置了录音、录像、面对面互动三种条件,观察9个月婴儿在不同条件下外语语音学习效果。结果发现,只有在互动条件下,婴儿才有效学习了外语语音。在录音、录像条件下,仅有语言输入而没有情境相关的社会互动时,婴儿不能有效学习外语语音。10年后,该团队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录像条件下,如果两个婴儿一起学,那么也能学会外语语音。可见,外语学习的关键经验在于大量丰富、有意义的互动性语言环境。因此,有效的英语学习首要注意的,是不以枯燥的单词、句子记忆为主要目的,不应纠结于学习者立刻“表现”所学。语言学习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突击式的学习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都无益。
如果可以获得大量有意义的互动这样适宜的语言环境,早学和持续地学习外语将显著提高外语学习,并有利于学习者脑与认知的发展。但如果难以尽早提供外语学习的适宜环境,也不必过分担忧,因为人类大脑的巨大可塑性保证了人终身都有学习的能力和从学习中获益的可能。科学学外语,持续活学活用,就好像为脑智发育提供了一味“营养剂”,将有助于人一生的脑与认知发展。
英语学习如何高效?
遵循大脑规律,科学学习效率高
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学习英语,无论是学语言或是学数学、物理、化学,甚至学游泳、打网球等,都要遵循人脑学习的规律。可以一口气学2小时,也可以学半小时,休息一会,再学半小时,再休息……
这两种方法,前者叫集中学习方式,后者叫分散学习方式。无论是语言等学科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学习,相比于集中学习方式,分散学习方式往往持续效果和迁移都更好。
学一学、考一考,效果更好。单纯重复联系对学习的作用有限。将测试与练习结合起来,有助于巩固记忆,提高认知加工的深度,促进更高效地记忆。一项研究随机招募了2组各26名学生,在7天的学习中一组采用单纯学习、复习的方式学习,另一组采用学习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结束后,在理解性记忆测验中,采用学习和测试结合方式的学生成绩大大优于只进行反复复习的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插入测试,学生可以通过测试反馈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调整学习重点,针对性地加强理解和记忆。
学一学、休息一下,效果更好。高效学习不是不停地学、学、学,头悬梁、锥刺股,损害大脑,得不偿失。研究表明,学习后小睡一会儿,对于记忆有显著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学习在人脑中必须经过固化过程,重新分类储存,才能真正完成。在小睡中,人脑对清醒阶段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可以进行固化。因此,高效的学习拒绝疲劳战。
此外,丰富的各类活动经验有助于促进人脑发育和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音乐学习可以提高听觉皮层的敏感性、加工的精细程度、抗干扰的能力,而且可提高人脑视听通道的整合能力,为外语学习准备了“更强大脑”,但这不等于,学了音乐,外语自然就好。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责编:贺春兰、张惠娟
制作:靳雯钰
审核:贺春兰、张惠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